面對全球經濟不穩、香港人口流失、以至新一代對未來的期望不一等因素,促使企業顛覆傳統的管理策略。總部設於英國的利潔時(Reckitt),在全球擁有近 40,000位來自不同文化的員工,旗下品牌涵蓋衛生、健康和營養類別,行銷遍及全球,包括廣為香港人熟悉的滴露、杜蕾斯、使立消、碧蓮等。在香港,利潔時秉承以人為本的宗旨,深信每個人都能自主成功(Freedom to Succeed),並積極建立開放、自由、靈活的工作環境,讓不同職級和範疇的員工在事業上獲得更大成就。 跨國培訓 提升領導能力 在快速消費產品行業中,對外抓住瞬息萬變的市場趨勢是生意之道,而對內推動多元化的人才發展,更是致勝關鍵。主管港澳一般銷售渠道的梁頴莊(Fion),早前獲選參加長達九個月的LEAP Programme,包括一系列領導技巧講座、網上交流及為期三天的海外工作坊,旨在激發具潛質的中層員工發展領導才能,為將來邁向管理層做好準備。她稱:「很感恩即使在疫情中,公司仍然願意投放資源,舉辦跨國的員工培訓項目,使我們在事業上得以繼續發展。」 他們不但參觀了位於印尼的大型工廠,了解生產滴露產品的自動化流程,更與不同市場的同事組隊進行實地市場研究及匯報。Fion形容這趟旅程大開眼界,而且更認識自己:「我有機會結識來自各地的講者、管理層導師及同事,他們的分享給我很大的啟發及反思,明白到學習的力量及正向思維的重要性,我亦希望將此應用在團隊管理上。」 旅遊同時辦公 一舉兩得 疫情下在家辦公(Work From Home,WFH)變得普及,利潔時不單維持一週三天WFH的工作模式,更行先一步,推出Work From Anywhere措施,帶來更大的彈性,促進員工身心健康。任職傳訊經理的梁菁蕾(Rhonda),早前便飛到東南亞享受十一日的旅程,當中安排了四天在當地遙距上班。「經歷數年疫情,我實在渴望到海外散心。只要一部手機或手提電腦在手,我便可在咖啡店或酒店辦公。」 在輕鬆的工作氛圍下,Rhonda更重視時間管理,完成工作後即可繼續旅程,效率不跌反升,還有時間兼任「Give Time Champion」義工服務籌委。她解釋:「公司鼓勵同事每年利用兩個工作日參與義工服務,回饋社會。我在日常工作中多與非牟利機構合作,現在可以團結整個公司的力量,讓更多有需要人士得到幫助,對我而言非常有滿足感。」 內部機遇 鼓勵多元發展 年輕人喜作不同嘗試,豐富人生。現任品牌副經理湯憶雯(Ashley)大學時修讀酒店管理,畢業後曾在日內瓦、東京任職酒店旅遊、人力資源等,但對前路仍感迷茫。及後加入利潔時,擔任港台總經理Boudewijn Feith的私人助理,期間上司發現到其長處和對事業的期望,便提議她轉任市場部。Ashley稱:「雖然我從未受過相關教育,幸得上司和團隊沿途指引和在職培訓,加上公司提供全面的網上教材,令我不斷進步。」兩年來,她先後涉獵內地電子商貿和本地市場的推廣項目,對工作充滿熱情。 無論是彈性的工作安排、雙向平等的溝通模式,還是提供進取的在職發展機會,只要能夠盡量滿足員工追求的生活平衡及成就感,都是今時今日留住人才的不二法門。
(星島日報報道)保就業計畫完結後,陸續有公司裁員。有線寬頻宣布調整架構,約一百名員工受影響,包括職務調動及離職,佔現時員工百分之七。有線新聞部員工昨日傍晚發聲明,確認有四十名新聞部員工被解僱,名單更包括專題組《新聞刺針》全組記者。消息傳出後,有線新聞部多名員工,要求三名新入職高層交代以甚麼準則揀選被裁員工,有人指高層在事前並無就名單與他們討論,並質疑解僱獲獎最多的《新聞刺針》。記協發聲明指,《新聞刺針》全組遭解僱,令人聯想要減少敏感報道。有線內部上月已流傳會解僱員工,至昨日早上十一時,消息傳出後,除了《新聞刺針》,港聞、財經、主播、攝影師、剪接、美術組等都有人被裁。而有線新聞部多名員工追問新管理層,即新聞及公共事務副總經理許方輝、新聞總監陳興昌及李臻,交代以甚麼準則揀選被裁員工,如何揀選被裁名單,質疑是否人工高、表現好是被裁準則,陳興昌就一度指員工如同「爛仔講數」。許方輝回應指,今次是人事部的程序,又反問員工是否想他逐個解釋員工被裁原因,他指大原則是要節省資源,重組架構,又指並非取消《新聞刺針》環節,謂要透過重組,由港聞記者兼任工作。翻查兩期保就業名單,有線集團最少以六家公司名義,即香港有線新聞速遞、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、香港有線娛樂有限公司、有線財經媒體有限公司、 i-CABLE Network Operations Limited、香港有線新聞有限公司及有線寬頻電訊有限公司參加計畫,兩期合共達六千五百萬補貼,承諾受薪僱員人數同為一千一百五十八人。有線寬頻下午發聲明,表示為使集團可持續經營運作,各部門架構及人力資源要作全面檢視及調整,有約一百人會職務調動及離職,集團將根據勞工法例給予受影響的離職員工適當的補償。各組陸續有人辭職作回應,其中有線中國組有一人被裁,其他人包括中國組總採訪主任司徒元一同總辭(見另稿)。十六名有線新聞港聞組員工,傍晚發聲明,對裁員前沒有知會或諮詢各部門主管,直言完全無視員工的付出,做法極不尊重,令人憤怒,港聞組對高層一手摧毀有線新聞部表示極度遺憾,多名員工包括總採訪主任林穎茵、助理總採訪主任曾楚群和林妙茵、採訪主任雷子樂、助理採訪主任陳婉婷,以及十一名港聞記者決定即時辭職,以示不滿,另外有報道指國際組、中國組、財經組及體育組的主管亦全部辭職。記協表示,理解本港受到新冠疫情的反覆衝擊,導致經濟收縮,包括傳媒機構等各行各業的營商環境愈趨困難,指裁員行動不但打擊員工士氣,亦嚴重影響新聞編採質素,資方必須三思。 記協指,有線新聞部的《新聞刺針》遭全組解僱,而該組過去一年時有針對警方或政權的報道,不難令人聯想是以節流為名,實際卻是減少或不作敏感的報道。有線新聞部早在今年八月份時已有一輪人事地震,三位工程部資深主管遭解僱。五月時,有線電視已要求所有員工放無薪假,六月起每月需放二日,有關安排暫定至上月,並承諾將於明年和後年向受影響員工補回合共十二日有薪大假。